做一位有“心机”的陪读人
3-6岁,是孩子的性格形成期,也是自我意识逐渐完善的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积累。这个阶段,通过读故事能给孩子更多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孟杨夏薇快4岁了,她是一个非常爱阅读的小女孩,在沙发上看书看到睡着是她经常的状态。我认为培养孩子热爱阅读,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家长用心和坚持。结合培养夏薇阅读方面的经验,我谈五点感想:
一、置书的地方不能少
200多年前,在遥远的英格兰就鼓励人们去长城的人,一定是眼界开阔、胸怀远大的人。他叫约翰森,是18世纪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他有一句经典名言:“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是的,我认为一个家庭,置书的地方一定要有,而且可以让孩子可以随处拿到书,看到书。我认为,拥有置书的地方,是孩子打开阅读大门的第一步,他们可以在这里尝试阅读,并持之以恒爱上阅读。
二、是否逐字读绘本 要分情况而定
我跟夏薇读绘本的时候,最开始给她讲是照着书中的文逐字逐句地念,但是当她熟悉这个故事之后,我会和她一起发挥想象,改编故事。比如《好饿的小蛇》这本书,夏薇特别喜欢。我们会这样编故事:“晚上8点了,一条调皮的小蛇还在森林里玩耍不肯回家睡觉。可是走着走着,小蛇肚子就饿得咕咕直叫,这个时候,它能吃什么东西来填饱肚子呢?”“饼干”夏薇回答。随后,我说小蛇还是没有吃饱,我们再帮小蛇在森林寻找食物,依次发现了苹果、香蕉、葡萄、饭团等,每次小蛇都一口吞了下去,结果肚子就变成了水果的形状。讲这样的故事时,语气可以夸张点,孩子都能听得哈哈大笑。
我认为在亲子阅读的时候,不必拘泥于书本的文字,我们可以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口语表达出来,辅助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夸张性的表情,量身定做属于孩子的故事。孩子只有听懂和理解故事,才能在大脑中进一步加深对画面的认识,并且在头脑中再次加强对信息的整体加工,产生丰富的联想。
不过,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无论是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还是观察能力,都发展起来了,这个时候则可以按照绘本上的文字逐字逐句的讲给他们听,因为,绘本上的文字都是作者精心组织的,文字精炼,富有韵律,能进一步刺激孩子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你会发现,孩子不知不觉地记住很多汉字呢!
三、把问题引导回故事中去
在亲子阅读中,夏薇经常会好奇地不断打断我,并且问一些千奇百怪,嘀笑皆非的问题。脑子里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喜欢各种提问,比如“我和星星说话,它从来不回答我,我该怎么办呢?”一般这时候,我都是充分回应,耐心解答这些问题。当解答完后,再把孩子引导回曾经讲过的故事中去。我觉得孩子会提问,就代表着孩子在思考。作为父母,可以试着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去思考问题,那么也就不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了。
四、不按常理 “瞎”编故事
我觉得,孩子不仅要学会读别人的故事,还要自己学会编故事。我们家睡前常常会有一个故事接龙大战,故事内容和结果天马行空,没有束缚,随意发挥,尽情想象。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般是由我选择定一个物品或者是动物等说起,按照顺序,我首先来编几句后,夏薇的哥哥来接着编故事,接下来是夏薇继续编,然后是再接着循环依次编故事。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夏薇的思维已经可以跟着故事走,毫无停顿的来接上哥哥的故事了,比如,有一天我和孩子以“两个虫子来到我们家院子里”这样开始编故事,他们融进去了卡梅拉,还讲到了太空中的陨石砸向地面……整个编故事的过程孩子们兴致勃勃,想象力丰富,甚至是两个孩子经常要抢着编。在这个过程中,“瞎”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瞎编,我在其中不仅要把握故事发展方向,还要增减故事里的角色,以及控制故事结束的情节,以便于故事合理、完整等。
五、阅读需要现实的生活经验为支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走出去,体验生活,并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探索绘本中出现过的事物和场景。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户外爬山捉虫、公园里喂鱼、参观植物园、种植等。因为,孩子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落实行动,活学活用,唯有如此才能打开孩子的眼界,丰富人生体验。
周国平在《宝贝宝贝》一文中,曾经说过,“孩子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的天赋能力就会健康成长,结出果实”。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呵护和培养好孩子的创造力!加油吧,大朋友 , 小朋友们!
小二班 孟杨夏薇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