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撷取什么给孩子—对文学活动中文本价值的思考》观看感悟 正文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0日

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撷取什么给孩子—对文学活动中文本价值的思考》观看感悟

发布日期:2019/03/20 11:16所属分类:教育科研热度:452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是语文教学向专业教学的延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幼儿语言教育,我们必然要经历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讲读文本、引导理解、尝试创造等教育行为,我们要具有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在进行幼儿文学活动时最容易忽视活动的“游戏性”,容易重语言的学习,轻审美、能力等的体验。在进行文学活动时,孩子们听的多,动的少;看的多,想的少;说的多,做的少,往往一节节语言活动下来,孩子听了、看了、说了,但也很快就忘了、想不起来了。尤其在需要仿编的诗歌、散文时,孩子却也是怎么都说不出来。这些现象我也发现了,但是通过沈国梅老师的细致讲解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原来开展幼儿文学活动时更加需要注重地是在一节文学活动设计前要追随幼儿,定位适宜地教学点,从孩子感兴趣地地方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的兴趣点就会产生不同的作品切入点。而在活动中还要注意合理挖掘作品,找准孩子地共鸣点。像是沈老师举得《一根羽毛都不能动》这个绘本,让孩子找到共鸣地方法就是自己实际参与“木头人”地游戏,就行应彩云老师提出的“体验式”绘本阅读一样。通过孩子自己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从而更容易和作品人物产生共鸣,为课程地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活动中还需要师生有效互动,达成统一的目标点。这是最考验教师教育机智地一点。尤其是教师地语言能力和思维开阔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有效地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作品内容,需要教师良好的文学素养、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审美情趣。我认为在设计教育活动时遵循三大教学理念,一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讲解变为活泼的表演,使幼儿情绪高涨,积极参与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二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索与积极思考,幼儿不但可以了解作品内容,更能推己及人的理解人物情绪和行为。三全面理解作品充分体验后的幼儿才能根据活动的需要,独立进行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改编和创作。或者将作品中的构思表现方法迁移到其他教育活动去,进行活动延伸,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关注和尊重儿童的生命。格林兄弟在解释《儿童和家庭童话》书名时说:这些给儿童的故事能以它们的纯洁和温柔去唤起孩子对生活的向往,在人生之初就培养起一种美好的思想和感情。”当我们遵循并秉持以上三大教学理念,定能让幼儿同样地从作品中感受到对生活的向往的那种美好思想和感情,在幼儿时期帮助幼儿养成留下对美的感受力、对幸福的理解力和对爱的表达力就是对幼儿生命最好的关注和尊重。

                                                                 漯河市实验幼儿园   李嘉敏

提示

成功加入收藏夹!
收藏夹内共有 0 篇文章, 0 个产品

提示

你已收藏了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