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工作中的走线运动蒙氏工作中的走线运动
一、走线的指导思想: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拥有正常化儿童的特质,即独立、专注、秩序、合作。每天的走线活动是专注能力培养的开始,是蒙氏教育大工作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线活动,常用在一天课程(工作)的开始前。让小朋友收敛一下身心,作为一天“工作”前的准备。
玛丽亚·蒙特梭利在讲学时曾经到过印度,在那里,她为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所吸引。特别是印度的“瑜珈”对她触动很大,引发了她的灵感。于是,她将其融入在蒙氏教育的走线工作中,使孩子心灵沉寂,专注平静,为孩子一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的需求,走线过程可进行全身肌肉的控制,肌体的协调练习亦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走线的目标:
1.培养幼儿有效的专注力
2.发展孩子的肌肉统合、自我控制、协调能力
3.稳定孩子的学习、工作情绪;
4.发展秩序感、方向感。
三、走线的几个阶段:
在孩子走线的几个发展阶段,由于年龄、能力的差异,教师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1.同方向运动。
2.保持距离。
3.两脚走在线上。
4.有控制的较正确的走线:脚跟挨脚尖——前脚掌翘起——蹬直后腿——保持身体姿态
5.持物走线。
6.赤足走线。
四、走线前的准备工作
1.蒙氏线的准备
在教室的地板上用宽5~7㎝的黄色胶带粘贴双环椭圆形的封闭线,线距离教具柜1m~1.5m,两条线之间距离为100㎝。
2.走线音乐的选择
走线音乐应选择无歌词、中速、轻柔优美、抒情的音乐,内容完整连贯,不断循环反复,并且在走线该结束时自然结束。
3.走线时间的设定
走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孩子程度的不同,可选择5~15分钟不等。
4.室内光线的设置
走线时过强的光线会刺激、干扰孩子的平静,因此光线过强时应拉上窗帘,当有外界声音干扰时,应关闭窗户,走线结束时再打开。
5.走线规则的制定
教师在制定走线的规则时要以“简单、清晰”为原则,一般1~2条即可,并且一定要有针对性,随着孩子能力的发展,也可由孩子自己制定规则并完成。总之,规则的制定要随着孩子的发展而变化,且不可一成不变。
五、走线过程中的指导
走线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随着孩子运动的方向进行指导,而不是逆向指导,并且不可穿越线圈进行指导;走线过程中发生“塞车”现象时,教师应走到被指导孩子前方停下观察,然后右腿跪,左腿蹲,同时左手放在左腿上,右手伸出挡在孩子腹前,示意孩子停下来,并小声告知他要注意保持距离,最后收回右手,伸左手做请的动作,示意孩子继续走线;当孩子持物错误时,教师可走到孩子前方跪蹲下,征询道:“请让我试试看好吗?”孩子同意后,教师再示范正确的方法给幼儿,而不是把着孩子的手纠正他。
教师在进行走线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及时调整动作的难易度,找到孩子走线的兴趣点,让孩子感受到自我控制的成功感,以达到使孩子心灵沉寂,专注平静的目的,为孩子一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