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一夜好眠?这些办法一起看

 

作者: 来源: 录入者:hnlhsylm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儿童期是睡眠节律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睡眠需求和睡眠节律并不相同。儿童每天应该睡多长时间?如何让孩子一夜好眠?跟教育小微一起了解——

儿童推荐睡眠时间

学龄前儿童:《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WST579—2017)推荐0~5岁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具体如下图。

学龄期儿童:《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GB/T17223—2012)国家标准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都对学生睡眠时间做出明确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应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应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应少于8小时。

2如何判定孩子的睡眠是否充足

入睡时间正常,通常能在20分钟内入睡,没有拒绝或拖延就寝时间和入睡困难。

睡眠中没有夜醒或偶尔醒来(6个月内婴儿可能需要夜间喂食)。醒后可以很快自行入睡,没有打鼾、呼吸困难或其他问题。

睡眠时间基本符合推荐范围。

早晨起床后没有困倦感,头脑清楚,注意力集中。

3睡眠不足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有哪些损害

体格发育:持续性睡眠不足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长期睡眠不足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增长,尤其是在儿童早期。

认知功能:睡眠不足可以导致神经认知功能的低下,进而影响学习能力、记忆巩固和执行功能,甚至还会增加意外事故发生风险。

行为和情绪问题:睡眠不足会引起一系列行为和情绪问题,如白天嗜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哭闹不止、自我控制能力差等。

其他健康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以及代谢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等。

如何实现一夜好眠!

帮助孩子改善失眠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调整生活习惯。并提供心理支持和适当的治疗。

01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

一是要保持规律作息,如睡觉和起床时间要相对固定,周末和假期也要如此。这有助于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帮助他们快速入睡。二是要养成睡前放松的习惯,如通过听舒缓的音乐、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等活动,让孩子逐渐放松,进入睡眠状态。

三是要减少使用电子设备。建议在睡前至少1小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以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帮助孩子放松身心。

四是要鼓励孩子进行日间活动和户外运动。充足的户外运动和阳光照射有助于夜间更好地入睡。

02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一是要帮助孩子识别并管理情绪。亲子沟通、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能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也能有效缓解失眠。

二是识别不合理的睡眠认知。通过改变孩子对睡眠的负面认知,如对于睡眠的过唐担忧改恋不自的睡眠行头习惯,以改善失眠问题。

03做好睡眠健康教育。

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睡眠计划,不要让孩子在白天特别是下午长时间打盹。避免让孩子摄入兴奋性食品,尤其是不要在下午或晚上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不要让孩子在睡前进行跳绳、跑步等剧烈运动,以免让身体过度兴奋,影响入睡。

04治疗相关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及精神障碍的孩子,应通过适当的治疗控制病情,改善夜间症状,避免频繁觉醒。

05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失眠问题持续一段时间且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寻求睡眠科医生的帮助。


提示

成功加入收藏夹!
收藏夹内共有 0 篇文章, 0 个产品

提示

你已收藏了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