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作者: 来源: 录入者:hnlhsylm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1日


关于秋冬季,气温明显是忽冷又忽热,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幼儿园提醒您共同做好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以下是秋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 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只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 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1. 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三、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一丘疹一水泡,常伴有瘙痒,1—2天后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部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与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四、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伤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五、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六、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不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4.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七、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八、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要对麻疹患者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应一直与外界隔离直到出疹后5日,病情严重者要隔离至出疹后10日。

2.未患过麻疹的人群要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

3.麻疹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的降低接触麻疹病毒的可能性。

4.要经常对衣物和被子进行消毒,室内要保持通风。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进行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5.一旦发生咳嗽和发烧等症状,要尽快就诊。


提示

成功加入收藏夹!
收藏夹内共有 0 篇文章, 0 个产品

提示

你已收藏了该文章!